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返回顶部

化妆品注册备案法规问答

问:酒精在化妆品中有什么作用?

答:酒精,化学名称乙醇,是一种有机溶剂,常被作为化妆品的基础原料加入化妆品中。化妆品中添加的酒精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专用酒精。 有皮肤学专家认为酒精是较好的消毒杀菌剂、清洁剂和去油污剂,对于油性肌肤和易生粉刺暗疮的皮肤十分有益。合理地使用酒精有利于皮肤的健康。 (1)酒精在化妆品中的作用 ①杀菌消炎作用;②赋予产品清凉感:由于酒精易挥发,挥发时带走皮肤表面热量,使用起来有清凉感;③溶剂作用:首先在配方中能够溶解那些不易溶于其他溶剂的原料,其次能够溶解皮肤表面的油脂成分而起到清洁作用;④收敛作用:能够收缩毛孔,让毛孔变小,使皮肤看起来更为细腻 (2)使用含酒精化妆品的4点提示 使用含有酒精的化妆品需要注意的是:①一般不建议干性皮肤用含有酒精的化妆品;②对酒精过敏的人或敏感性肌肤人群不能使用含酒精的化妆品;③不要依赖嗅觉来判定化妆品中是否有酒精,不是所有含有酒精的化妆品都有酒精味道,因为高级酒精本身气味柔和,与配方中香料散发的香气混合一起,消费者通过嗅觉是很难闻到酒精气味的,比如香水就是由香料溶解在酒精中制得的,而高档香水根本就没有酒精的气味;④只要根据自己皮肤类型正确选择和使用含有酒精的产品,那么就不会有引起过敏或干燥的问题,消费者不需要为此而过度担心。 https://www.nmpa.gov.cn/xxgk/kpzhsh/kpzhshhzhp/20171025101801131.html


问:防晒化妆品中的防晒剂有哪几类?

答:防晒化妆品在我国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是指能够防止或减轻由于紫外线辐射而造成的皮肤损害的一类化妆品。我国2015年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为《规范》)规定,防晒化妆品中使用的防晒剂必须是该《规范》中准许使用的27项准用防晒剂之中的,而且使用条件应满足《规范》的要求,以确保产品使用的安全性。这些防晒剂可分为无机防晒剂和有机防晒剂两大类。这两类防晒剂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1)无机防晒剂 是一类白色无机矿物粉末,目前《规范》中允许使用的只有二氧化钛和氧化锌两种物质。 无机防晒剂的防晒机制与其粉末粒径大小有关。当粒径较大(颜料级别)时,防晒机制是简单的遮盖作用,这类粉末在皮肤表面形成覆盖层,把照射到皮肤表面的紫外线反射或散射出去,从而减少进入皮肤中的紫外线含量,就像一束光照在镜子上被反射出去一样,属于物理性的屏蔽作用,所以也称为紫外线屏蔽剂,防晒作用较弱。但随着粉末粒径的减小,此类防晒剂对紫外线的反射、散射能力降低,而对UVB的吸收性明显增强,当粒径小到纳米级时,防晒机制是既能反射、散射UVA,又能吸收UVB,防晒作用较强。 通过简单遮盖阻隔紫外线的无机防晒剂(颜料级别)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但由于在皮肤表面沉积成较厚的白色层,所以容易堵塞毛孔,影响皮脂腺和汗腺的正常分泌,且容易脱落,具有增白效果的防晒品中往往都含有这类防晒剂。纳米级的无机防晒剂的粉粒直径在数十纳米以下,已经无遮盖作用,而具有防晒能力强、透明性好的优势,但也存在易凝聚、分散性差、吸收紫外线的同时易产生自由基等缺点,所以需要对其粒子表面进行改性处理以解决上述缺点,这对生产厂家的研发能力要求较高。 (2)有机防晒剂 与无机防晒剂不同,此类防晒剂是一类对紫外线具有较好吸收作用的有机化合物,也称为紫外线吸收剂。这类物质能选择性吸收紫外线,分子结构不同,选择吸收的紫外线的波段也不同,有些防晒剂主要吸收UVB,有些防晒剂主要吸收UVA,而有些防晒剂属于广谱防晒剂,既能吸收UVB,又能吸收UVA。这类防晒剂将吸收的紫外线的光能转换为热能,同时其自身结构不发生变化。2015年版《规范》中列出了25项准许使用的有机防晒剂,并对其使用条件(主要是用量)作出了规定。常用的有对甲氧基肉桂酸酯类、樟脑类衍生物、苯并三唑类及奥克立林等。通常以多种防晒剂配合使用的方式用于防晒品中,以增强防晒效果。 与无机防晒剂相比,有机防晒剂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多一些,比如刺激皮肤、导致皮肤过敏等,但有机防晒剂的防晒能力大多强于无机防晒剂。所以,大多厂家将无机防晒剂与有机防晒剂配合使用,最大化地增强防晒效果,同时提高安全系数。作为消费者,在购买防晒产品时,一定要注意产品标签上是否有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在正规渠道购买,以防劣质产品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https://www.nmpa.gov.cn/xxgk/kpzhsh/kpzhshhzhp/20171025103001747.html


问:皮肤由哪些基本结构组成?

答:皮肤覆盖于人体表面,是人体抵御外界不良因素侵扰的第一道防线。它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成年人全身皮肤面积大约是1.5~2.0m2,质量约占体重的16%。 皮肤的组织结构由外往里可分为三层,即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同时皮肤中还附带有毛囊毛发、汗腺、皮脂腺及指(趾)甲等附属器官,另外还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及肌肉组织。 表皮处于皮肤的最外层,它决定了皮肤的原始外观状态,如干燥或柔润、黝黑或白净等;真皮对于皮肤的弹性、光泽及紧实度等产生直接的影响;皮下组织又称为皮下脂肪层,位于真皮下方,具有保温防寒、缓冲外力的作用,同时,它也会影响皮肤的饱满程度,分布均匀的皮下脂肪层可使女性展现曲线丰满的优美身材,太多或分布不均匀的皮下脂肪则会使之显得臃肿,而皮下脂肪过少则又会给人一种干瘪及皱褶的皮肤外观状态。 https://www.nmpa.gov.cn/xxgk/kpzhsh/kpzhshhzhp/20171025104901780.html


问:常用的护发产品有哪些?

答:头发是由蛋白纤维构成的。蛋白质在酸、碱、干燥、紫外光照射等环境下,会发生变性和断裂。经常使用具有碱性的香波洗发,会使发质中的油脂过多溶解,蛋白质周围保护液减少,导致蛋白质暴露在空气中,受到紫外线照射,并处于干燥环境中,增加了发生变性和断裂的可能性。因此,洗发后应该经常对头发进行养护。目前最为常用的护发产品当属护发素。 护发素的原料主要包括护发成分和辅料两部分。护发成分多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水溶性硅油和水溶性聚合物;辅料成分包括保湿剂、赋脂剂、乳化剂、防腐剂、抗氧剂、香精、色素等。 护发素品种繁多,有多种分类法。①按剂型分类:有透明液体、乳液、膏体、凝胶、气雾剂护发素等。②按功能分类:有通常护发用、干性发质用、受损发质用、头屑用、防晒用护发素等。③按使用方法分类:有水洗、免洗、焗油护发素等。 https://www.nmpa.gov.cn/xxgk/kpzhsh/kpzhshhzhp/20171025104101834.html


问:染发产品中的染发剂有哪几类?

答:染发化妆品在我国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其活性成分是染发剂。不同类型的染发剂所达到的染发效果自然也不一样。根据染发效果可将染发剂分为暂时性染发剂、半永久性染发剂和永久性染发剂三类。暂时性染发剂染后色泽持续时间最短,只能维持7~10天,一经洗发就会褪色,只能作为临时性修饰;半永久性染发剂的染后色泽可维持3~4周;永久性染发剂的染后色泽持续时间最长,可维持1~3个月,因此是目前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类染发剂。 (1)暂时性染发剂 一般由一些大分子的染料或颜料组成,由于分子量较大,无法进入发丝内部,基本上是附着在头发表面,所以很容易用香波和水洗掉。但这类染发剂很少损伤发质,也不易透过皮肤,安全性高。 (2)半永久性染发剂 主要是一些相对分子质量较低、可渗透入发丝内部的染料,和头发角质层有一定的亲和力,但在洗发时这些小分子会渗出,一般可耐受12次清洗。 (3)永久性染发剂 主要为氧化型染发剂。其配方组成主要包括染料中间体、偶联剂和氧化剂等。其染发原理是不直接使用染料,而是使用无色的染料中间体,这些染料中间体分子量较小,可渗透到发丝内部,与同样渗入发丝内部的氧化剂、偶联剂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变成大分子染料而使头发上色,在发丝内部形成的大分子染料很难从发丝内部渗出,因而难以被洗掉,色泽持续的时间较长。 常用的染料中间体为对苯二胺类、氨基酚类物质,以对苯二胺类最为常用,它是目前人们对染发产品安全性隐患最为关注的一类成分,因此有些染发产品为强调其安全性,特意在产品标签上标明“不含对苯二胺”的字样。其实,只要是这类染发剂,即便不含对苯二胺,但一定会有其他染料中间体,同样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只是对苯二胺最常用,所以人们对它的关注更多些而已。偶联剂多为酚类、胺类等物质。氧化剂多用过氧化氢及过硼酸钠等。 通常将此类染发产品制成A、B两管,A管中主要是染料中间体,B管中主要是氧化剂,使用时再将两者混合。市售的二剂型染发化妆品有粉状、液状、膏霜状等剂型,其中膏霜型最为常用。 染发产品在使用时很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其中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物质为染料中间体及氧化剂,可引起某些敏感个体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如皮炎、荨麻疹、哮喘,甚至出现发热、畏寒、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所以,消费者一定购买正规产品,在使用前一定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并按要求做试敏试验,确认安全后才可使用。 https://www.nmpa.gov.cn/xxgk/kpzhsh/kpzhshhzhp/20171025104901600.html


问:表皮由哪些基本结构组成?

答:表皮作为皮肤的最外层,厚度约为0.1~0.3mm,由多层各种大小不同的鳞片状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由表皮的最里层(基底层)发育而来。 基底层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一列一列向上移行至表皮的最外层即角质层,新生细胞在向上移行过程中,在不同的层次,其大小、形态均发生了变化,因而先后形成了表皮的各层,从内到外依次分为五层,即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表皮各细胞层各具不同的特点。 (1)基底层 是表皮的最内层,附着于基底膜上,由一列相互平行的柱状细胞组成,我们称这些细胞为基底细胞。基底细胞的分裂、增殖能力很强,是表皮各层细胞的生成之源,新生的细胞在向表皮上方浅层移行过程中逐渐分化,形成表皮其余几层的细胞,故基底层又称为“生发层”。在皮肤破损时,基底细胞通过分裂增生而使破损处得以修复,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2)棘层 位于基底层之上,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由4~8层不规则的多边形体积较大的细胞组成,细胞向四周伸出许多细短的突起,故称为“棘细胞”。 (3)颗粒层 位于棘层之上,由2~4层较为扁平的梭形细胞组成。由于此层细胞内含有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透明角质颗粒,故有“颗粒层”之称。 由基底层向上移行而来的表皮细胞在这一层发生较大的代谢变化,既可合成角蛋白,又是形成角质层细胞、向死亡转化的开始,因此它起着向角质层转化的所谓过渡层的作用。表皮细胞经过此层后完全角化,失去了细胞核,转化成无核的透明层或角质层。 在颗粒层内部的上层部分的细胞间隙中充满了疏水性的脂类物质,成为一个防水屏障,一方面使水分不易从体外渗入,另一方面也阻止表皮内水分向角质层渗透,对皮肤内水分含量的相对恒定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致使角质层细胞的水分含量显著减少,成为角质细胞死亡的原因之一。 (4)透明层 位于颗粒层之上、角质层之下,仅存在于手掌和足趾处,由2~3层无核的透明细胞组成,有防止水及电解质通过的屏障作用。 (5)角质层 位于表皮的最外层,由多层已经完全角化的死亡细胞组成。作为人体抵御外界不良刺激的第一道屏障,角质层细胞的细胞膜厚而坚固,细胞内充满密集平行的角蛋白丝,使得角质层对多种物理和化学性刺激具有很强的耐受力,能阻挡异物和病菌侵入,并能防止体内组织液向外流失。在代谢过程中,靠近皮肤表面的角质层细胞会逐渐脱落,形成我们日常所称的皮屑。 角质层的状态直接决定了皮肤的外观状态,如角质层过厚,皮肤就会显得晦暗无光;角质层含水量过低,则会导致皮肤出现干燥、脱屑等现象。 表皮由基底层到角质层的结构变化,反映了表皮细胞由分裂增殖、上移并分化到脱落的过程,同时也是细胞逐渐生成角蛋白和角化的过程。基底层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新细胞,而角质层最外层细胞则不断脱落,细胞的这种不断脱落和更新的过程,形成了表皮的新陈代谢,周而复始。 https://www.nmpa.gov.cn/xxgk/kpzhsh/kpzhshhzhp/20171025105001412.html


问:真皮由哪些基本结构组成?

答:真皮位于表皮下方,通过基底膜与表皮基底层细胞相嵌合,对表皮起支撑作用。主要由纤维状蛋白质、基质和细胞组成。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两层,其中乳头层位于浅层,较薄,纤维细密,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及触觉小体等;网状层位于深层,较厚,纤维粗大交织成网,并含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等。 (1)纤维状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种体积很大的分子,化学上称为高分子,它呈链状结构,就像一根长绳子。两个蛋白质分子靠近时,会黏合缠绕在一起,形成更粗的绳子并继续与靠近的其他蛋白质相互吸引缠绕,最终构成我们在显微镜底下观察到的纤维状物质。不同蛋白质构成的纤维的性能也不一样,有的弹性高,有的刚性强。真皮内的纤维状蛋白质主要有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①胶原纤维:是真皮纤维的主要成分,约占95% 。胶原纤维具有韧性大、抗拉力强的特点,能够赋予皮肤张力和韧性,抵御外界机械性损伤,并能储存大量的水分。浅在乳头层的胶原纤维较细,且方向不一,而深部网状层的胶原纤维变粗,与皮肤平行交织成网。②弹力纤维:构成弹力纤维的弹性蛋白分子具有卷曲的结构特点。在外力牵拉下,卷曲的弹性蛋白分子伸展拉长,而除去外力后,被拉长的弹性蛋白分子又回复为卷曲状态,犹如弹簧一样。所以,弹力纤维富于弹性,但韧性较差,多与胶原纤维交织缠绕在一起。乳头层弹力纤维的走向与表皮垂直,使皮肤受到触压后能够弹回原位;网状层弹力纤维的走向与胶原纤维相同,与皮面平行,使胶原纤维经牵拉后恢复原状,使皮肤具有横向的弹性和顺应性,对外界机械性损伤具有防护作用。③网状纤维:为较幼稚的纤细胶原纤维,在真皮中数量很少。 (2)基质 是一种无定形物质,充满于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等纤维束的间隙内,起着连接、营养和保护作用,其中含有的透明质酸及硫酸软骨素等黏多糖类物质可与水结合,防止水分丢失,使皮肤水润充盈。 (3)细胞 真皮当中还含有一些功能细胞,其中成纤维细胞能够生成胶原纤维、弹力纤维以及网状纤维等,对皮肤的弹性及抗拉性具有重要作用。 https://www.nmpa.gov.cn/xxgk/kpzhsh/kpzhshhzhp/20171025134201223.html


问:什么是表皮通过时间?皮肤更新

答:从表皮基底层分裂产生的新生细胞向外移行至颗粒层需要14天,再移行到角质层并脱落需要14天,共需要28天,即一个表皮细胞从产生到死亡并脱离人体的这一个周期所需的时间(28天),我们称之为表皮通过时间或表皮更替时间。表皮通过时间与美容有密切的关系。许多化妆品可以缩短表皮通过时间,促进表皮新陈代谢,从而达到美白祛斑的作用,如去角质的产品。但过度或频繁去角质可导致皮肤屏障功能降低,耐受外界微小刺激的能力减弱,导致皮肤敏感性增强。 https://www.nmpa.gov.cn/xxgk/kpzhsh/kpzhshhzhp/20171025134601950.html


问:常见的皮肤类型有哪些?

答:根据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分泌量以及皮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等,可将皮肤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中性皮肤 属于理想的皮肤状态。角质层的含水量在20%左右,皮脂分泌适中,皮肤pH值为4.5~6.5,皮肤紧致、光滑且富有弹性,毛孔细小且不油腻,对外界环境不良刺激的耐受性较好。这种皮肤多见于青春期前的人群。 (2)干性皮肤 角质层含水量低于10%,皮脂分泌少,pH值>6.5。此类皮肤由于缺乏皮脂,难以保持水分,故缺水又缺油,虽然肤质细腻,但肤色晦暗、干燥且有细小皱纹,洗脸后紧绷感明显,老年人的皮肤多为此种类型。年轻人干性皮肤多为缺水,皮脂含量可以是正常、过多或略低。 (3)油性皮肤 此类皮肤皮脂分泌旺盛,pH值<4.5,皮肤弹性好,不易出现皱纹,但其皮脂的分泌量与其角质层的含水量(<20%)不平衡,皮肤看上去油光发亮、毛孔粗大、皮肤色暗且无透明感,容易发生痤疮、毛囊炎及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病。此种皮肤最常见于青春期及一些体内雄性激素水平高或具有雄性激素高敏感受体的人群。 (4)混合性皮肤 此类皮肤兼有油性皮肤和干性皮肤的特点,即面中部(前额、鼻部、下颌部)为油性皮肤,双侧面颊及颞部为干性皮肤。 (5)敏感性皮肤 此类皮肤也称为敏感性皮肤综合征,它是一种高度敏感的皮肤亚健康状态,处于此种状态下的皮肤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激惹而产生刺痛、烧灼、紧绷、瘙痒等主观症状。与正常皮肤相比,敏感性皮肤所能接受的刺激程度非常低,抗紫外线能力弱,甚至连水质的变化、穿化纤衣物等都能引起其敏感性反应。此类皮肤的人群常表现为面色潮红、皮下脉络依稀可见。 https://www.nmpa.gov.cn/xxgk/kpzhsh/kpzhshhzhp/20171025134501940.html


问:什么是经皮失水?与皮肤含水量有何关系?

答:经皮失水又称为透皮水蒸发或透皮水丢失,是指真皮深部组织中的水分通过表皮蒸发散失。它是一种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皮肤丢失水分的形式,其数值反映的是水从皮肤表面的蒸发量,是测评皮肤屏障功能的重要参数。健康皮肤的特性之一就是经皮失水量和皮肤水分含量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而干燥皮肤的病理特点是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导致经皮失水量增加。使用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保湿剂后,经皮失水值会降低。所以,经皮失水值是测评保湿产品保湿功效的一个重要参数。 https://www.nmpa.gov.cn/xxgk/kpzhsh/kpzhshhzhp/20171025134701487.html